close
 

《賽德克.巴萊》遭陸批 大陸網友:垃圾電影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賽德克.巴萊》未演先轟動,先是入圍威尼斯及多倫多影展,
在台灣及國外都獲得好評,卻遭大陸媒體和網友否定;陸媒以「賽德克‧巴萊:華而不實的偽史詩片」,引發兩岸網友筆戰,互罵沒文化水平。

日前《賽德克》在威尼斯電影節首映,相較於國內媒體的唱和聲,陸媒卻指出不少記者片子未播畢就離席,
播完後現場也只有零星掌聲;隔日上海《青年報》標題是「賽德克‧巴萊大倒熱灶」,稱威尼斯各界媒體記者給《賽》片低分。

報導更指,與《殺戮》電影首映前有200人大排長龍的火紅程度相比,《賽》片則出師不利,外媒反應冷淡,
國內(大陸)媒體更是惡評不斷;批評在表現支撐部落居民精神力量上,並不僅是兩條彩虹就能解決,何況電影中的這兩條彩虹「粗糙不堪」。

《新聞晨報》標題則是「賽德克‧巴萊遭冷場,嗜殺不能成就一部史詩片」。大陸影評表示,《賽》片戰爭戲太密集,
文戲偏弱;港媒《鳳凰網》則指,對日本人過度仇視加上大量殺戮場面,使《賽》片陷入民族主義,淪為尋常之作。
 

 

http://ppt.cc/1W_5

 

看到這篇新聞,

我有一些個人想法,

有部分政治,

想看的在往下拉。

 

 

 

 

 

 

 

 

 

 

 

 

 

 

 

 

我覺得賽德克巴萊是一部很有台灣意識的電影,

怎麼說呢?

賽片講述因先住民和統治殖民者在統治和開發土地資源上的矛盾,

先住民起身對抗殖民統治者的故事,

也是歷史上的"霧社事件"。

 

台灣經歷西班牙荷蘭佔領、明鄭時期、清朝佔領,

爾後因甲午戰爭馬關條約割讓給日本,

再經過二戰日本戰敗後歸還給中華民國國民政府,

國共戰爭後國民黨政府失去大陸率領三百多萬軍民"轉進"台灣,

直到現在。


台灣在我上面提到的每一個時期都出現一批新的住民或是統治者

來侵略竊奪先住民的土地或者是奴役先住民,

但是在經過一段時間磨合競爭後,

各個時期的先住民新住民慢慢在文化生活上融合在一起,

形成台灣現有的多元文化和特有的生活方式。


而賽片如剛剛所提到的是一部先住民起身對抗新來的殖民統治者的故事,

大陸影評評為爛片的理由,

我想除了大家說的大陸拍不出這種好片子的原因外(笑),

我猜測還有一個深藏在大陸人心裡的理由,

中國大陸人他們最有可能對台灣實行侵略統治的國家,

假如台灣人因為看了這部片而無形中在心理增加了"台灣意識",

也就是台灣人在心中增加了對台灣這片土地的喜愛,

 

以後對於中國在爭取台灣併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版圖上,

會有更多的困難。

我猜這也就是為什麼大陸影評對這部片沒有任何好感的原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im21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